来源:星空体育PG电子下载 发布时间:2025-11-06 20:52:04
星空体育app网页版:
公司是我国领先的工业精密清洗领域专用智能装备生产商,是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公司加速布局机器视觉检验测试产品,形成公司发展的第二曲线 月,公司研发的“AI 视觉在铸件检测系统的应用”技术被中国铸造业协会认定在铸造件生产的整体质量检验提升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22-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4,736.17 万元、25,971.88 万元和26,468.66 万元,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99.87%、99.91%和99.99%,主营业务突出。公司营业收入受下游汽车行业景气程度影响,总体呈现持续增长。依据公司2025年半年报,公司2025H1营收为12,889.45万元,同比增长8.34%;归母纯利润是1,636.94万元,同比下降20.92%;扣非归母纯利润是1,564.16万元,同比增长6.81%。
工业精密清洗装备行业属于整车制造的上游产业。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3 至2024 年间,我国汽车重点企业工业总产值从25,105 亿元增长至44,521 亿元。2018-2020 年,受中国传统车企产能相对过剩、市场需求下降及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我国汽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断下降,并于2020 年达到投资低谷。2022 年以来,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辆领域持续发力,车辆产能快速扩张,带动我国汽车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速复苏,自主品牌车企已成为汽车行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导力量。近年来,慢慢的变多的场景需要用机器视觉技术,机器视觉行业的总体容量迅速增加。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年度,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为138.16亿元(未包含集成设备规模),同比增长46.79%,预计到2025年市场总规模将超过450亿元,其中3D视觉技术预计超过100亿元。
截至2025年9月2日,公司共拥有81 项专利,包括16 项发明专利、61 项实用新型专利和4 项外观设计专利。2022-2024年度,公司充分运用在工业精密清洗领域树立的高端品牌形象和客户资源,所生产的机器视觉检验测试产品已被潍柴动力、比亚迪、一汽集团、上汽集团、长城汽车等汽车行业客户和东芝家电、美的集团、奥马冰箱等家电行业客户采用。2022-2024年度,公司工业精密清洗装备的市场占有率总体在3.85%~11.38%之间,中位值约为7%,市场成长潜力较大。可比公司PE(2024)均值为52.28X,PE(TTM)均值为38.03X。。募投项目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工业精密清洗领域的市场地位,同时强化在机器视觉检验测试领域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储备,提升整体业务规模,前景较好。
业务:工业精密清洗领域“小巨人”,机器视觉检测打造第二曲线公司是我国领先的
,产品及服务主要使用在于车辆动力总成、新能源三电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的精密清洗领域,以满足下游客户的精密制造需求。同时,公司积极把握我国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趋势,在现有业务技术经验及市场资源等基础上,加速布局机器视觉检测产品,形成企业发展的第二曲线。公司自设立以来就深耕汽车行业的工业精密清洗领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自有研发力量为主体,不断改进产品技术工艺、提升智能化水平,并以自动化生产线为核心场景,以成熟技术为依托,开辟出机器视觉检测装备的新产品线。
公司的专用智能装备产品主要应用于自动化机加工生产线和装配线上,能与各类加工设备等机械设备共同组成生产线,使原材料完成预定的加工、装配过程,最终形成合格产品。
。公司的工业精密清洗装备主要应用于传统燃油汽车、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总成和新能源车辆“三电”系统的核心零部件生产线,在清洁度、生产节拍、智能化水平等方面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凭借多年技术积累,公司还拓展出机器视觉检测设备产品线,能满足下业更加精益、高效、智能的制造需求。公司秉承“引领中国工业精密清洗行业发展,中国第一、世界领先”和“成为中国第一、具有国际水平的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的顶级制造商”的企业愿景,技术服务能力突出,已取得行业主流客户的广泛认可。公司已与包括比亚迪、长安集团、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广汽集团、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汽车、中国重汽、洛阳一拖等主流车企(集团)和潍柴动力、东安股份、爱柯迪、文灿股份、天润工业、陕西法士特、玉柴股份、吉孚传动、小康动力等大型车辆动力总成配套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公司的机器视觉检测设备在一汽集团、比亚迪、潍柴动力、上汽集团、长城汽车等汽车行业客户和美的集团、东芝家电、奥马冰箱等家电行业客户得到应用。
是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黑龙江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被国家工信部评定为“绿色工厂”等。公司建有黑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自主研发的“AI视觉在铸件检测系统的应用”技术被中国铸造业协会认定在铸造件生产的整体质量检测提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项清洗装备被评为黑龙江省“首台(套)”创新产品。公司的子公司华耐视是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的生态合作伙伴;2023年11月,华耐视主持的“异形结构件质量在线视觉检测系统”项目被黑龙江省科技厅评审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24年3月,公司研发的“AI视觉在铸件检测系统的应用”技术被中国铸造业协会认定在铸造件生产的整体质量检测提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1、
专用智能装备公司的专用智能装备均系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研发、制造的非标准、定制化产品,
1)工业精密清洗设备汽车零部件在铸造和机械加工过程中,在工件表面及内腔附着金属切屑、油污、磨料、尘埃、毛刺等杂质。一方面,这些杂质将影响后续工序的合格率和加工精度;另一方面,在车辆运行时,这些杂质也可能从工件表面脱落,对发动机、齿轮箱、传动装置、电气电路、控制芯片等关键部位造成损坏,从而影响车辆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所以,以上零部件在机加工过程中、加工完成后和产品装配前必须进行严格清洗,以达到较高的洁净程度。
就汽车行业而言,工业精密清洗装备主要应用于传统燃油汽车、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总成和新能源三电系统等核心部件,具体包括发动机的缸体、缸盖、曲轴、凸轮轴、连杆机构,变速箱中箱体、离合器、阀体、油路板,传动系统的轴齿、新能源车辆的电池壳、电机壳、电驱壳和支架等,这些零部件结构精密、型腔复杂、工作环境严苛,少量杂质都也会对相关部件产生重大影响(如影响加工精度、堵塞油路或冷却通路、降低密封性、引发短路等),故对清洁程度要求高,所使用的清洗装备的技术含量也较高。此外,随着造车工艺的提升,车辆的转向器、减震器、车桥、结构件等其他构型相对简单的总成零部件也逐渐应用工业精密清洗装备。
大鹏工业的产品均为定制化生产。一方面,需要结合客户清洗工件的结构、尺寸、工作原理,通过仿真模拟、实验等方式,定制化设计清洗工艺、清洗压力、清洗角度、喷嘴形式、过滤系统、干燥方式等,并经不断调试后,使产品在颗粒度、清洁度等参数符合要求;另一方面,还需要考察客户现场情况,结合生产线配置、制造工艺、生产工序、工作节拍、传输方式、安装空间、控制软件等各项信息,确保公司产品能与自动化生产线相兼容,在开动率、工作效率和自动化水平等方面满足客户日常生产要求。
随着柔性化、智能化生产在我国汽车行业普及,机器人式清洗装备因可兼容多种清洗工件的特性,已基本代替通过式清洗装备成为客户采购的主流机型。大鹏工业所生产的工业清洗装备技术水平先进,各项指标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2)装备升级改造大鹏工业应客户需求对服役中的清洗装备进行升级改造。工业精密清洗装备的升级改造主要围绕客户以下需求开展:
,主要通过重新设计清洗工序、更新机械或电气系统等方式实现;二是提升清洗精度,往往涉及变更装备形态,具体包括增加机器人数量、增设工位等方式;三是提升智能化水平,主要包括加装检测单元、传感器等。同时也需升级相应的控制软件和控制系统,以配合硬件层面改造。对客户而言,装备升级改造比购置新设备投入资金少、项目周期短,经济效益更高。清洗装备为定制化产品,且一台清洗装备在生产线上往往需要配合多台加工设备使用,客户通常优先选择熟悉设备状况的原厂商进行升级改造,以加快工期、降低生产线的停工损失。此外,为不影响日常生产,客户也往往要求公司在假期、大修或生产线临时停产期间进行施工。
因此,装备升级改造业务的项目工期相对紧张、施工难度大,更考验公司的方案设计能力、项目管理水平与现场执行能力,因此大鹏工业在此类业务中的议价能力更强,利润水平也高于工业精密清洗装备业务。
AI视觉在铸件检测系统的应用”技术被中国铸造业协会认定在铸造件生产的整体质量检测提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在多款设备上得到应用。2022-2024
年度,公司充分运用在工业精密清洗领域树立的高端品牌形象和客户资源,所生产的机器视觉检测产品已被潍柴动力、比亚迪、一汽集团、上汽集团、长城汽车等汽车行业客户和东芝家电、美的集团、奥马冰箱等家电行业客户采用。Ø
,能进一步完善在工业精密清洗领域布局,提升对客户的服务能力,从而产生协同效应、加强市场竞争力。(
1)工业清洗剂工业清洗剂业务与清洗装备业务同时起步,该产品客户粘性强、行业认可度较高。大鹏工业的清洗剂产品为水基型工业清洗剂,主要用于去除工件表面油污并附带防锈功能,同时具有环保、高脱脂性、高防锈性、低发泡性、对有色金属无腐蚀性的产品特点。
。为达到最优清洗效果,公司会根据客户现场工况、水样、清洗工件材质对产品配方进行调整,以适配产品具体应用场景。清洗剂属于机加工车间的生产性辅料消耗品。与原材料、润滑油、防锈剂等其他主辅料相比,工业清洗剂的耗用量绝对值小,占客户的生产成本比重低。
:一方面,公司主动向清洗装备整机客户销售工业清洗剂,以增强客户粘性、提高收益水平;另一方面,公司也通过向未采用公司清洗装备的机械加工厂、各类零部件厂商销售工业清洗剂,挖掘专用智能装备业务的潜在客户。(
2)备件及服务公司对超出质保范围的专用智能装备提供备件、维修等服务。工业精密清洗装备属于精密加工装备,常年在复杂环境工作,后续维护对使用效果影响较大。公司在重要客户所在地配置售后专员,高效响应客户需求。客户在清洗装备出现故障时向公司下发工单,公司及时通过发送备件、委派服务团队等方式予以解决。这类服务有利于公司树立良好品牌形象、提升客户满意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年度,专用智能装备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其营收占比达到90%以上。来自专用智能装备的营业收入中,工业精密清洗装备贡献较高。
2022-2024年度,随着新能源车辆快速发展,公司应用于新能源车辆的专用智能装备销售金额、占比增幅较大。产能端:
2022-2024年度,公司产能利用率饱和,始终维持在100%以上。大鹏工业生产的专用智能装备系非标定制化产品,每台设备原材料耗用量和生产时间均不同,无法准确用台数表示产能,故采用关键设备工时进行产能分析。装备生产能力的主要限制环节为切割、焊接和机加工,使用的主要设备为激光切割机、加工平台、数控车床、数控铣床,产能增加主要依赖于增加上述设备及作业人员。
按照以上四个台位来配备作业人员,机台作业人员的工时即工位的实际运行时间,用工位的实际运行时间除以机台标准运行时间可以计算出专用智能装备的产能利用率。
&单价端:专用智能装备业务采用“以销定产”生产模式,产品在客户现场安装调试完毕经客户终验收后确认收入,同时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因此,产量等于销量,产销率为100.00%。
年度,公司工业清洗剂产能利用率提升,主要原因为公司拓展非设备客户的清洗剂业务,销量增加;销售均价下降,主要由于该类业务第一大客户与公司协商降价。工业清洗剂属于车间辅料耗材,客户视生产需求进行采购,无明显规律。公司与客户一般签署年度供货协议,产品均价主要受当期需求量大的客户采购价格影响。1.2、
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4,736.17万元、25,971.88万元和26,468.66万元,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99.87%、99.91%和99.99%,主营业务突出。公司营业收入受下游汽车行业景气程度影响,总体呈现持续增长。2022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稳定增长,主要原因是2021年以来,受新能源车辆销量增长、自主品牌产能扩充等因素影响,我国汽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回暖,带动公司新增合同金额增加。
2025年半年报,公司2025H1营收为12,889.45万元,同比增长8.34%;归母净利润为1,636.94万元,同比下降20.9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564.16万元,同比增长6.81%。公司的主要客户为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经营业绩与下游汽车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变化相匹配。
2021年以来,受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以及比亚迪、吉利等新能源领军品牌产能建设加速等因素影响,我国汽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回暖。2022-2024年度,公司的专用智能装备新签合同金额与汽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匹配情况如下表所示。2022-2024
年度,公司的毛利主要来自于专用智能装备业务,与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变动趋势一致。2023年度,公司专用智能装备毛利额下降,主要受个别规模较大的低毛利项目影响。
年度,公司专用智能装备业务毛利率有所波动,配套产品服务毛利率较为稳定,与各自业务特点相匹配。2022-2024
年度,受新业务拓展加速、研发投入加大以及人员扩充等因素影响,公司期间费用金额逐年上升。
2022-2024年度每年均为公司贡献90%以上的收入和接近90%的毛利。公司核心业务的主要特点包括:项目总周期长、下游客户信用程度高、发货后需要在客户现场提供安装调试服务和质保期相对较长等。
公司项目执行周期长以及采用“终验收法”确认收入,使公司收入、成本等财务数据滞后于行业趋势变动、原材料采购规模和新签销售订单;发货后终验收时间不可控,导致公司存货规模大且以发出商品为主;客户规模大、信用度高且违约风险低,但付款程序复杂,导致应收账款账龄较长。
年,应收账款余额同比上升49.99%,主要是因为四季度收入占比较高,部分应收账款尚未收回;同时,大量迪链尚未到期兑付,导致应收账款余额较高。2022-2024
年度,公司前五名客户结构变动较大,主要原因是公司采用终验法确认收入,且收入规模与下游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相关,故对同一客户而言,各年度销售收入往往不连续。公司当年度所确认的收入实际体现的是过去
6~24个月的经营成果,因此仅从当年度收入占比无法反映出公司对主要客户依赖情况。2022-2024年度,公司收入前五名客户分别为比亚迪、潍柴动力、吉利汽车、一汽集团和长安集团,收入占比分别为31.51%、14.39%、10.37%、6.24%和6.05%;公司来自比亚迪的收入占比较高,主要是近年来该客户产销量增长迅速,扩产需求旺盛。公司来自比亚迪的收入占比较高符合下游汽车行业特点,不存在严重依赖于少数客户的情形。2
行业:受益下游汽车行业回暖带动工业清洗装备需求增量我国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和汽车行业发展。近年来,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的产业政策,促进制造业向自动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特别是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我国始终把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逐步引导汽车向新能源化、智能化发展,激发市场需求潜力,拉动汽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对公司业务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行业特点:定制化装备占据价值链顶端,升级改造中议价能力较强工业清洗是一项与工业生产同步诞生的技术,逐步发展成为工业领域的重要辅助行业。
20世纪70年代,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引领工业清洗行业变革,率先采用高压水清洗技术等物理方式替换传统的化学方法,带动本行业向自动化、精密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我国工业清洗业诞生于上世纪
50年代,但在改革开放前主要通过人力和化学方式开展,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改革开放后,随着制造业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工业清洗行业快速发展,并在清洗技术、清洁度、分工与标准等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目前,尽管我国工业清洗行业总体仍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存在一定差距,但在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为代表的领域已能替代进口设备。根据公开资料,
2019年我国工业清洗装备市场规模为371.69亿元,同比增长8.13%;工业清洗剂市场规模为39.38亿元,同比增长3.58%。本行业的主要特点如下:①通用式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定制化装备占据价值链顶端;②主要应用于精密制造领域,设备更新及升级改造需求持续;③主要定位于专业化细分市场,深受客户所在行业影响;④以高压水清洗为主的混合清洗技术已成为汽车行业主流;⑤装备原厂商在升级改造业务中议价能力较强。
汽车行业快速复苏,带动本行业需求回暖工业精密清洗装备行业属于整车制造的上游产业。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
2013至2024年间,我国汽车重点企业工业总产值从25,105亿元增长至44,521亿元,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
2017年达到前一阶段峰值。2018-2020年,受宏观经济放缓及外部环境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三年出现下滑;2020年度,我国汽车产量、销量分别为2017年峰值的87.31%和86.58%。2021年以来,我国汽车行业快速复苏;2024年度,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128.20万辆和3,143.60万辆,达到历史新高。此外,我国目前人均拥有车数量仍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增长潜力。据统计,2024年我国千人汽车拥有量为249辆,而排名第一的美国为868辆,德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超500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有数倍差距。综上,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我国汽车产业链压力将逐步缓解、汽车消费需求将进一步释放,我国汽车行业将走向复苏,进而带动汽车制造及配套行业逐步回暖。
新能源汽车引领市场,自主品牌成为投资主力经过多年的培育与支持,我国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得到飞速发展,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不断提升。
2020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最有力的驱动因素。
2022-2024年度,我国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逐年增加,2024年度已达到48%,远高于2023年度的36%,再创新高。近年来,我国不同动力类型的新能源车增长呈现分化:一方面,我国纯电动车的市场高速增长主要集中在2020-2022年间,2023年以来,我国纯电动车产销增速已逐渐放缓;2024年度,我国纯电动车辆的产销量分别为775.80万辆和771.90万辆,较上一年度的670.40万辆和668.50万辆分别增长15.72%和15.47%。
2023年以来,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及动力电池成本的降低,插电混合动力车辆因能有效平衡行驶里程、燃油经济性、动力性能和销售价格等需求,已逐渐取得市场消费者认可。2024年度,我国混合动力车辆的产销量分别为512.50万辆和514.10万辆,较2023年的287.70万辆和280.40万辆分别增长78.14%和83.35%,已接近新能源车产销量的40%。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我国至2035年将逐步淘汰传统内燃机车辆,纯电动汽车与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将各占销量一半。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插电混合动力车辆将成为带动新能源车辆增长的主要力量。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打破了我国以合资品牌为主导的传统市场格局。据乘联会统计,
年度,我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渗透率高达71%,以比亚迪、吉利汽车、广汽埃安以及蔚来、小鹏、理想等自主品牌与“造车新势力”占据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大半江山。我国车辆产能整体较充裕,但此前主要集中于一汽、上汽、广汽、东风等大型汽车集团,自主品牌产能相对不足。2018-2020
年,受我国传统车企产能相对过剩、市场需求下降及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我国汽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断下降,并于2020年达到投资低谷。2022年以来,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辆领域持续发力,车辆产能快速扩张,带动我国汽车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速复苏,自主品牌车企已成为汽车行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导力量。例如:比亚迪2021年的年产能仅60万辆,但当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就达到58.4万辆,产能利用率接近100%;根据现有产能规划,比亚迪2024年总产能预计达到550万辆,从产销量数据来看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汽车主机厂。新能源车辆的工业精密清洗需求总体与传统燃油车持平。一方面,插电式混动车辆仍保留了燃油动力总成系统,而且这类车辆对发动机的控制方式和控制内容发生变化,使原有燃油车的变速箱、电控系统无法直接应用于混合动力车辆上,这就需要重新购置生产线。另一方面,下游客户需要针对三电系统的壳体、电机定转子、端盖、底板和结构件等三电系统关键零部件建设生产线,这些零部件清洗洁净度要求往往更高。此外,在电动化时代,未来发动机将向更轻量化、更高热效率和更低污染物排放等方向发展,也将催生发动机的改型升级。
因此,我国新能源车辆的高速增长带动工业精密清洗装备需求不断提升,自主品牌车企已成为本行业重要客户。
造车工艺持续改进,清洗标准不断升级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竞争加剧,汽车厂商对汽车零部件的质量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装配在车辆上的零部件清洁度作为影响汽车产品质量及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已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附着于零部件表面的杂质会影响精加工工序的准确定位夹紧及零部件过程检测的准确性,进而影响零部件的加工尺寸精度和检测结果;二是装配过程中,铸造型砂、细小铁屑可能损坏发动机总成、齿轮箱、后桥及其他载重部位,堵塞油路、动力电池的冷却液通道,影响气密性、电池散热,进而影响汽车的性能、体验、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三是对于新能源车辆三电系统,零部件的金属杂质可能引发驱动芯片、集成电路等控制器短路故障,降低车辆安全性和可靠性;四是随着造车工艺的升级,以往无须精密清洗的冲压结构件在改为使用一体化压铸生产、增材制造等新工艺后,需要使用工业精密清洗装备处理拼缝、毛刺等瑕疵后,才能进入后续生产环节。此外,随着车辆智能化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逐渐推广,对质量要求更加苛刻。
新能源三电系统中既有电池冷却单元等与燃油车动力总成相似的复杂结构,也有各类壳体、端盖等洁净度要求更高的工业零部件,具体包括:①新能源车辆的动力系统电气化程度高,普遍采用辅助驾驶系统,往往集成大量传感器和控制芯片,当残留杂质颗粒直径小于集成电路引脚间距200
μm时,才能保证杂质完全不导致短路故障,这项指标就超出燃油车辆动力总成普遍600μm的清洗标准;②三电系统内可能导致相关芯片发生短路故障的杂质既包括传统机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细小金属切屑,也包括在其他装配环节中使用的粘合剂、纤维等在一定湿度、温度下可导致短路的非金属杂质,这就需要清洗设备厂商设计针对性的清洗工序;③新能源车辆对轻质化车身要求更高,这类零部件的材料特性与传统板材不同,更考验厂商的清洗工艺设计能力。造车工艺的改进带动了清洗标准的升级,汽车行业客户对清洗装备的核心指标、性能参数要求愈发细致。首先,在清洁度的衡量指标方面,客户以往只考察设备清洗后的杂质残留重量,此后又增加了对残留杂质颗粒度的考量:以发动机缸体最终清洗装备为例,主机厂在5
年前仅要求油道的残留颗粒重量不超过3mg,但目前同时要求杂质颗粒直径不超过600μm,清洁度标准大幅提升;其次,下游客户持续优化生产线的制造节拍,以公司生产的装备为例,以往清洗装备只要求72秒/件,而最新的产品则要求33秒/件,提升幅度超过1倍;最后,从工件适配性上看,以往的清洗设备只要求对单一型号工件实现清洗,而近年来高端工业精密清洗装备则普遍集成应用工业机器人,并具备适应多类型工件、调节生产节拍的柔性加工能力,这也要求清洗装备厂商对车辆生产线有着深刻的认知。因此,随着新能源车辆的日益普及和造车工艺的逐渐改进,下游汽车行业客户对车辆零部件的清洗需求不断增加、标准不断提升。
汽车生产模式革新,智能装备加速普及随着我国劳动力结构改变、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增长,我国汽车制造业加速与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相融合,汽车生产线向柔性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本行业下游客户对于装备的智能化、柔性化也提出更高需求,在加速智能装备普及的同时,也催生出大量老装备的升级改造和更新换代需求。
我国汽车行业生产模式的变革,推动相关制造装备的柔性化、智能化发展与普及。近年来,智能工厂、柔性产线已逐步成为各大汽车厂商新增产能的“标配”,带动本行业主流装备形态发生变化。随着汽车行业进入“大规模定制生产(Mass Customization
)”时代,汽车消费群体的需求日趋多样,新车改型换代步伐加快,厂商对于市场需求的理解也更加及时和精准,使汽车主机厂商、零部件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管理也发生革新。汽车行业供应链的竞争焦点已从大规模生产摊薄成本,逐步延伸到生产环节的敏捷化响应和柔性化生产,而智能装备正是企业实现柔性生产和敏捷响应的硬件基础,由此为本行业带来增量需求。3看点
技术创新:自主研发构建技术壁垒,核心技术具有行业先进性公司按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研发智能装备。公司研发体系分工明确:大鹏工业下设机械设计研发部、电气设计研发部和清洗剂事业部,主要负责清洗工艺、机械结构、电气系统、控制软件和工业清洗剂等设计、研发环节;子公司华耐视则负责与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相关的算法、机电系统及控制软件的研发环节。公司研发体系中各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开展核心产品、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
年9月2日,公司共拥有81项专利,包括16项发明专利、6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4项外观设计专利。公司作为专用智能装备制造企业,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清洗工艺设计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机器视觉检测算法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产品的运行稳定性和智能化、柔性化水平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公司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客户需求,不断紧跟市场步伐、迭代优化技术、攻克技术难点,以自主研发方式形成各项核心技术。按照技术类别对工业精密清洗装备核心技术竞争力及创新性分析如下表所示。
我国机器视觉市场总规模预计2025年将超450亿元,公司相关业务增速较快目前,机器视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消费电子、制药、食品与包装、印刷等行业的上述应用场景。
机器视觉检测产业链环节较长,主要由上游基础软硬件、中游设备和系统集成商与下业客户组成。
20世纪70-8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率先兴起。我国机器视觉行业则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末,逐步在消费电子、印刷、制药等行业得到应用。2010年起,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度学习算法的成熟以及视觉传感器的进步。机器视觉的感知过程更加接近人类自然视觉,视觉算法的分类、检测能力显著提高。同时,视觉测量方法逐步由2D平面测量向3D立体测量递进。与2D相比,3D测量技术增加了深度位移与三轴旋转的自由度,可以适应和测量物体的空间姿态,从而增加了机器视觉设备的应用场景,推动了全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场景需要使用机器视觉技术,机器视觉行业的总体容量快速增长。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数据,
2021年度,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为138.16亿元(未包含集成设备规模),同比增长46.79%,预计到2025年市场总规模将超过450亿元,其中3D视觉技术预计超过100亿元。目前,机器视觉行业分为基础设备、视觉软件、视觉装备等多个板块。基础设备方面有康耐视、基恩士、海克斯康等海外企业,以及国内的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大恒科技、奥普特、韦尔股份、奥比中光等,产品主要是工业相机、镜头、光源等机器视觉基础硬件。视觉软件包括通用型算法平台、低代码视觉算法软件等,有罗普特、虹软科技、云天励飞等企业。视觉装备企业在通用设备和算法基础上,针对各自工业行业特定需求,开发专用型视觉装备,包括凌云光(印刷包装检测)、矩子科技(
AOI检测)、精测电子(面板检测)、天准科技(计量影像设备)、荣旗科技(苹果无线充电模组检测设备)等企业。公司属于视觉装备领域,主要针对汽车行业大型零部件质量检测,包括汽车零部件表面缺陷检测、孔内壁检测、结构件空间位置测量、总成装配检测、漆面检测,以及汽车生产线视觉算法平台等。对于汽车行业机器视觉市场,目前尚无占据统治地位的企业,缺少成熟的应用案例和缺陷检测的通行标准,尚处于市场起步阶段的窗口期。公司在此市场已积累四年以上经验和一定的应用案例,有自主研发软硬件基础设备和专用视觉算法的能力,处于较好的竞争位置。例如:公司异形空间结构件的型位检测领域的产品技术性能已与进口厂商
MapVision的性能基本相当,并已取得2023年度获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成果转换专项资金;公司“硕士”系列产品所应用的“AI视觉在铸件检测系统的应用”技术被中国铸造业协会认定在铸造件生产的整体质量检测提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等。机器视觉检测设备于近年兴起,目前市场上以通用产品为主流,但针对大尺寸工业零部件检测领域的产品较少。公司基于对汽车行业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生产制造经验,通过自主研发及与哈工大团队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开发专用于大尺寸工业零部件的机器视觉检测算法
,并围绕“大尺寸工业零部件检测的算法”、“小孔内壁缺陷检测及成像技术”和“机器视觉光源定制化成像技术”等方面进行原始创新,已取得多项发明专利成果。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综合运用上述技术成果,被中国铸造业协会评价为“在铸造件生产的整体质量检测提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鹏工业机器视觉检测设备为多学科、多工种综合性智能产品,主要核心技术在于视觉检测算法、视觉成像及应用软件三个方向,电气与机械设计作为辅助技术对设备稳定运行起到重要作用。
年度,公司的机器视觉检测设备业务尚处于起步期,约占总收入的3%,业务规模尽管较小,但市场空间较大、业务增速较快。2022-2024年度,公司机器视觉检测设备收入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0%;截至2024年末,公司的机器视觉检测设备在手订单(不含税)已达到2,422.41万元,约为最近一期该类业务收入的1.92倍,该项业务收入已快速成长期。同时,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研发中心项目是公司本次募集资金的重要投向之一。3.3、
竞争地位:我国汽车行业工业精密清洗装备的主流供应商之一公司自设立以来即专注于工业精密清洗装备业务,是最早在国内制造工业精密清洗装备的企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凭借着领先的技术实力、稳定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服务能力,公司已成长为我国汽车行业工业精密清洗装备的主流供应商之一。
公司所处的细分市场专用型强、专业特点明显,目前尚无第三方权威机构对本行业深入调研,也无公开的市场容量、市场占有率、市场排名等数据。根据豪森股份等公司披露的公开信息,智能制造装备投资一般占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
以上。据行业客户访谈,车辆动力总成的设备投入占总设备投入的10%-20%左右,工业精密清洗装备又占动力总成产线%之间。据此估算工业精密清洗装备市场规模及发行人产品市场占有率情况,2022-2024年度,公司工业精密清洗装备的市场占有率总体在3.85%~11.38%之间,中位值约为7%,市场成长潜力较大。3.4、
80台/年,新增营收约2.4亿元公司本次拟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不超过1,500.00万股(含本数,不含超额配售选择权);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的公众股不低于本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
25%。本次募投项目“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研发中心项目”由控股子公司华耐视负责具体实施。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将以不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市场公允利率水平将本次募集资金借入项目实施主体,同时将按照市场公允价格将项目实施用地租赁给项目实施主体使用。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紧紧围绕着公司主营业务制定,适应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智能化、柔性化、数字化生产需求和高质量制造的发展的新趋势,重点聚焦于主要客户群体在工业精密清洗、机器视觉检测等领域的智能化转型升级需求。通过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公司将提升技术实力、补齐发展短板,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工业精密清洗领域的市场地位,同时强化在机器视觉检测领域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储备,提升整体业务规模。
本项目分为“专用智能装备扩产升级项目”和“研发中心及综合配套项目”两个子项目,由公司在哈尔滨市松北区王万联络线、巨宝四路、智谷四街和万宝大道合围区实施。一方面,本项目将购置先进生产设备,提升公司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优化生产工艺,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本项目将新建研发中心及配套设施,改善研发条件,对更高精度的工业精密清洗技术预研攻关和定制化产品研发,提升公司的创新能力、产品技术水平及核心竞争力。通过实施本项目,公司能进一步提升产品清洗精度和工作效率,满足下游客户,特别是新能源车辆领域,在精密制造环节的智能化、柔性化、数字化和更高精密度的清洗需求,巩固行业地位。
本项目营业收入由销售工业精密清洗装备等专用智能装备产品产生,项目完成进入稳定经营期后,规模效益明显。经测算,项目达产后,公司将新增专用智能装备产能
本项目由公司控股子公司华耐视在哈尔滨利民开发区珠海路南侧实施。本项目主要对现有厂房及办公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建设机器视觉检测研发中心、组建机器视觉方向的专业研发团队。通过实施本项目,将有利于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华耐视提高技术实力、建立品牌知名度并抢占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的市场份额。
的研发中心及配套办公区域,招募算法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图形开发工程师等组建专业研发团队,拟定包括汽车漆面检测项目在内的三个研发项目。4估值对比
工业精密清洗装备行业已形成多元化、市场化竞争格局,主要有三类主体参与竞争:一是以蓝英装备(Ecoclean
MTM公司和美国清洗技术集团为代表的大型跨国企业,这类企业的知名度较高、专业性强、项目经验丰富,所生产的工业精密清洗装备的技术水平先进、产品线丰富、应用行业广泛,是全球清洗工业的龙头企业;二是以大鹏工业、大连当代、大连现代和双威智能为代表的内资企业,依托于我国高速发展的汽车工业,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并已逐步实现进口替代;三是其他中小型厂商,这类公司产品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较低、定制化程度不高,主要客户为中小型机械加工厂,市场竞争更激烈。大鹏工业的产品以定制化程度较高的工业精密清洗装备为主,产品技术先进、附加值高,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与跨国公司和内资龙头企业直接竞争。公司不生产通用式清洗装备,基本不生产定制化程度低、结构简单的工业清洗设备,不主动与行业中小型厂商竞争。大鹏工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为蓝英装备、杉野机械、德国
MTM公司、美国清洗技术集团等跨国厂商(品牌)以及双威智能、大连现代、大连当代等内资龙头企业。
MTM、美国清洗技术集团等境外品牌,在境内业务规模、现场服务、配套产品和技术水平等方面与其他国产品牌相比具有优势,综合竞争实力突出。除蓝英装备外,大鹏工业的竞争对手为非上市公司,公开披露信息较少,难以与公司进行比较分析。目前选择蓝英装备、联测科技、巨能股份、豪森股份等汽车制造装备企业作为可比上市公司。
2024)均值为52.28X,PE(TTM)均值为38.03X。公司是我国领先的工业精密清洗领域专用智能装备生产商,是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公司加速布局机器视觉检验测试产品,形成公司发展的第二曲线月,公司研发的“AI视觉在铸件检测系统的应用”技术被中国铸造业协会认定在铸造件生产的整体质量检验提升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随着公司募投项目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工业精密清洗领域的市场地位,同时强化在机器视觉检测领域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储备,提升整体业务规模,前景较好。5风险提示汽车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新股破发风险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